市博物馆开展“仿点翠发簪”非遗文化之社会教育艺术体验活动
点翠工艺是一项产生自汉代的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也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但点翠的风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翠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濒危状况,现在采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仿点翠首饰,使工艺得以传承。
7月12日,市博物馆带领第三实验小学学生开展了“点翠发簪”社会教育艺术体验活动。活动开始,老师带领学生了解点翠的制作工艺、历史发展以及仿点翠发簪的制作流程。首先拓印出发簪图案,涂上胶水,黏贴在羽毛上。然后用剪刀精细的剪出发簪的每一个图案,黏贴在发簪上,即可完成。
通过亲手体验发簪制作,增强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引导同学们认识传统文化,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