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淮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4-01-16 10:12 字号:


 

为进一步推进淮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现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力提升。我市5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3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4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全市5个图书馆到馆80.5413万人次,全市5个文化馆到馆31.3652万人次。图书馆推出“移动图书馆”手机APP、博看书苑APP等线上阅读服务专栏,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阅览室幼儿活动室视障阅览室和电子阅读机。打造品牌阅读活动“相城书童”、“小树苗公益课堂”等。市文化馆在2023年安徽省葫芦丝巴乌陶笛全国邀请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市图书馆在2023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在2023年长江读书节第四届讲书人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23年,淮北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围绕元旦、春节和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大地欢歌”四季村”“大地情深”“文化进万家”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惠民工程。组织文艺工作者为群众演出,使政府对文体事业的投入直接转化为百姓受益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市大地欢歌乡村文化活动年共1190场次,“四季村晚”活动展示共118场次广场舞75场次,乡村网培育12人乡村网红活动次数28场在弱势群体和体质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方面,全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农民,老人、童和残疾人开展品牌文化活动“大地欢歌•筑梦成长”2023年“六一”少儿文艺调演评选活动“画儿向阳开”淮北市第十三届少儿书画大赛暨书画作品展线上展,参与人次达3000余人次。创新工作形式,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共同开展大地欢歌——“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以多种文艺形式为基础,积极地提供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打造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议

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共文化服务投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共文化服务模式,高度重视数字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将文化共享工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服务便捷高效、网络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