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三并”齐发推进运河遗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淮北市统筹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赓续运河历史文脉,不断提升文化传承活力。
规划保护并重。编制《大运河柳孜运河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方案》《柳孜运河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项目计划书》《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治理施工方案》等规划并获国家和省文物局评审通过。柳孜运河遗址病害处理整治工程、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相继完成,柳孜运河遗址本体得到有效保护,周边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6月建设完成。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规划建设遗址博物馆、考古模拟体验中心等项目,系统展示运河结构、河道变迁等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挖掘传承并举。邀请中央美院知名画家创作运河文化为主体的艺术精品125幅,并公开展演。编排公演大型古装泗州戏《柳江口》,唢呐协奏曲《喜讯传北京》参加“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活动,并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播出,展示运河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精心打造大运河文化艺术节、申遗成功周年庆、临涣民俗踩街巡演等地方特色活动品牌,增强运河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精心制作宣传片《千年古运河·濉溪文物史》,整理讲述“濉溪运河文化故事”,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栏目进行播出。
融合利用并行。以项目建设为支撑,采取政府投资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成隋堤景区,薰衣草庄园、柳孜花海、荷塘月色、水立方生态园等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截至2023年底,遗址保护范围内共有3A级旅游景区2家,省级旅游重点村1家。以柳孜运河为中心,整合县内运河沿线的古城汉墓、卧龙公社、运河故道及菊花小镇等特色资源,打造运河文化精品线路。利用保护范围内废弃铁路,打造旅游观光火车项目,成为柳孜运河片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高水平设计开发柳孜运河遗址专属logo、帆布包、快客杯、雨伞、笔记本套装等大运河系列文创产品,不断提升世界文化遗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