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关于对政协淮北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64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4-07-10 16:39 字号:


尚莉委员: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全市文旅消费复苏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淮北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紧贴淮北“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山水生态景观,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有力激活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景区景点34个,其中:A级以上景区数量12个;农业休闲体验场所215个,其中:采摘园153个、农庄农场75个;乡村住宿类53家,其中:民宿5家;乡村餐饮类144家,其中:农家乐16家;旅游商品文创企业8家;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41,其中:农特产品企业37;其他乡村经营主体46个。经估算,2023年淮北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0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36亿元,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8000余人次。   

二、工作成效

(一)出台引领政策,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出台《淮北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4年)》,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各县区分别按照任务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把乡村旅游作为文旅产业“五大板块”之一进行重点发展,明确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园、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风景道、特色美食村等乡村旅游品牌给予奖励。制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调整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包保重点文旅项目工作机制,其中“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柳孜运河遗址国家文化公园、临涣古镇等5个乡村旅游项目由市领导包保,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淮北市旅游促进条例》已于101日正式施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强法律保障。20242月,制定出台《淮北市旅游民宿扶持奖励办法(试行)》,鼓励支持乡村旅游民宿发展。

(二)推进项目建设,丰富产品供给近年来,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强力推进乡村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乡村文化旅游消费爆款景点。南山景区在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价值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区。投资3000万元的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的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正在加快建设,濉溪号观光小火车建成运营,正在整合周边柳江口景区、柳孜文化园、荷塘月色等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总投资11亿元的凤栖湖湿地公园,正在布局汽车运动休闲业态,打造省级赛事旅游产业。总投资约2.5亿元的 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建设,持续完善沿线旅游驿站、标识、厕所等基础设施,丰富沿线旅游业态。总投资3.28亿的朔西湖研学基地,正在完善科普展示场馆、研学教学楼、食堂、宿舍等服务设施。总投资1.2亿的百莲百荷项目建成开园,成为市民、游客新的夜间游玩网红打卡地。双堆集烈士陵园正在加快建设文旅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研、学、游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三)加强品牌建设,强化人才支撑。积极开展乡村旅游421”行动,积极创建和申报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精品民宿、“后备箱”工程基地。打造完成316个乡村“双微”改造提升点,评选50个乡村旅游“双微”改造提升示范点,按照每个示范点3000元给予奖补,引进激励机制,实施示范带动;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行动,优选推荐41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纳入省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着力构建乡村旅游人才支撑体系,为乡村旅游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

(四)创新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以“龙脊天路”旅游风景廊道建设为抓手,整合各级各类资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闲置资产,通过“跨村联营、托管运营”模式,对四季榴园景区及周边文旅资源进行重组优化,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景区景观质量,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和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区域共建,增强产业发展动能。烈山区创新“抱团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成立淮北市禾佳景区管理公司,打破村域限制,四季榴园景区周边14个村居入股联营成为合作主体,通过“公司联建、项目带动、联营共享”的模式,整合景区资源,拉动社会投资,获取联营收益。专业运营,推动旅游品质提升。针对四季榴园景区及周边打卡点少、娱乐项目不足问题,烈山区以“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为串联载体,科学规划布局景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游乐设施、双方联合经营的方式开发各类娱乐项目10余个。截至目前,投资5000余万建成跑跑卡丁车、四季亲子乐园等游乐项目,投资6000余万元加快打造滑雪场、云端露营地等项目。共促共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烈山区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年底禾佳景区管理公司进行初始收益核算后,对项目经营性收入的20%进行抽成,并按照“415”即40%用于保障公司运转、10%用于公益救助项目、50%用于各村股东分红的比例来分配收益,实现村集体收入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带动致富。开发景区管理、保洁保安、安全员等岗位100余个。引导群众自发经营,通过石榴摊点零售、石榴深加工、农家乐经营等,增加就业岗位150余个。2023年,四季榴园景区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景区共实现营业收入约690余万元,动当地特色餐饮收入、当地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00%以上。

)举办文旅活动,拉动文旅消费。先后举办第十四届石榴文化旅游节、第二届地锅鸡美食文化节、南湖梅花节、黄里杏花文化旅游节、第三届张楼葵花节、第八届段园葡萄采摘节、长三角马拉松邀请赛暨第四届淮北杜集马拉松公开赛、2023长三角汽车(房车)集结赛(淮北站)暨长三角场地越野赛、大运河柳孜文化艺术节、小李家红色旅游季等乡村旅游品牌活动,有力提升淮北市旅游品牌知名度,吸引大批游客来淮旅游消费。依托“智游淮北”微信小程序发放文旅消费券,带动榴园地锅鸡、金榴园石榴汁、夏玉梨、文昌宫芝麻香油、临涣棒棒茶等乡村旅游商品和土特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三、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乡村旅游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发展瓶颈。

(一)乡村文旅资源挖掘不够。部分乡村对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底细不清,价值不明,定位不准,在打造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难以突出本地特点,缺乏创意创新,导致文旅项目、产品雷同相似,缺少特色与体验感,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尤其是在将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项目创意开发、创新融合,打造特色文旅IP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配套还有待完善,像餐饮住宿、停车场、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建设滞后,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旺季游客需求。

(三)乡村文旅人才缺乏。乡村旅游专业化运营团队和复合型人才紧缺,导致乡村旅游产业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旅游市场开拓不足,经济效益未得到稳步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在景点讲解、应急处理、餐饮接待方面难以提供高品质的接待服务。

四、乡村旅游下步发展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柳孜运河遗址国家文化公园、龙脊天路、临涣古镇、朔西湖等牵动性强的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文旅“爆款”,丰富我市乡村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充分发挥文旅重点项目市领导包保机制作用,定期调度、督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有效盘活全市文旅资源,形成抓项目促发展、抓培育促产业的良好局面。

二是创新品牌营销。加大文旅宣传推介力度,办好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重点体育赛事和文旅节庆系列活动,实施“引客入淮”战略,持续开展上海假日列车乐游长三角“淮北号”高铁旅游专列、万人游淮北等营销宣传活动,依托淮北市“井”字形高速公路网,拓展淮海经济区、长三角地区等周边城市客源市场,唱响“煤美与共 湖上淮北”文旅品牌。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通景干线公路和景区环线公路建设,打造旅游风景道、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积极建设乡村民宿、特色餐馆、休闲驿站,完善旅游厕所、旅游标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提高游客舒适度。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餐饮住宿、公共卫生、消费购物等环节指导监管,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四是加强人才培育。强化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引入一流设计团队、营销团队、策划团队。加强校企合作,依托淮北师范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对涉旅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进行服务技能培训。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