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对市政协第十一届淮北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147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8-12 09:12 字号:

张露露经理您好,你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淮北市旅游经济,促进内循环消费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调研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抓实项目建设,促进文旅融合

以特色化品牌厚植新优势。一是擦亮红色文化游品牌。以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小推车”精神为红色文化建设主线,推动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等重点红色景区改造升级,打造“红色文化+研学游”“红色文化+乡村游”等新模式新场景,进一步推进红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遗址红色旅游、小李家小推车公园、草庙华野指挥部旧址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提升数字化、互动性展陈水平。开展红色讲解员业务培训,提升红色景区讲解员讲解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打造千年运河游品牌。大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实施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烈山窑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隋堤景观带建设等工程,办好大运河柳孜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活动,形成集招商推介、文化传承、民俗风情、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民盛会,全力打造特色最鲜明、环境最优美、保护最完好、利用最充分的大运河遗产淮北段景观带。三是叫响山水生态游品牌。以山为轴,统筹相山、泉山、龙脊山等山脉,链接相山公园、长山公园、惠泽公园、凤凰山公园等,融入汉碑、石刻、庙宇、藏馆等文化元素,打造环山主题文化带。串湖成线,以绿金湖片区提质升级为引领,对南湖、朔西湖、古乐湖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提升,统筹推进中心湖带旅游片区建设。多点开花,提升四季榴园、南山景区、花山公园等景观质量,推动形成东部沿山黄金旅游带。朔西湖奇妙夜、研学基地、水云间民宿、湖畔居民宿等项目建成对外开放。百莲百荷(含古乐湖)正在完善景观设计和服务配套设施,创建3A级旅游景区。四是培育工业文明游品牌。加快改造淮北工业博物馆、老电厂“夔(kuí)牛天街”、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等工业旧址遗址,通过文化创意及休闲旅游项目设置,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依托废弃煤矿资源,增设矿井体验项目,并串联煤炭勘探第一钻标志点、矿山博物馆、矿区运煤铁路等,开启“地上+地下”沉浸式工业旅游体验新模式。202411月,1969淮北老电厂文化街区主题音乐秀获评省“十佳夜娱活动”。五是做精文化研学游品牌。充分发掘以古琴、雕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研学线路。办好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石雕艺术节等展会活动,打造若干雕塑、书画、古琴研习基地。定期举办刘开渠主题雕塑展,形成刘开渠大师故里雕塑文化特色。将雕塑、古琴文化与中小学课后服务相链接,为文商旅产业发展涵养地域文化底蕴。

二、丰富旅游产品,增强“购”的引力

丰富“游”的内涵。在旅游项目中深度挖掘和融入淮北大鼓、洪庄剪纸、孙氏糖画等地方文化元素,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能欣赏自然风光,还能深入了解淮北非遗文化。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濉溪古城吸纳老义兴银楼、老德兴银饰、淮北香包布艺、韩式剪纸、淮三宝红糖、老街酒坊、淮北泥塑等非遗产品入驻,以非遗技艺提升景区内涵,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增强“购”的引力。深入挖掘汉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元素,设计具有淮北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使更多游客“看得中、买得起、带得走、送得出”。鼓励泥塑、剪纸、绫刻画等非遗传承人,与知名设计师、文化创意工作室跨界合作,运用3D打印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出联名文创产品,提升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和互动体验。对口子窖、棒棒茶、软籽石榴等工农业特色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融入地域文化、故事,丰富产品内涵和精神营养,实现工农业产品向旅游商品、文创纪念品转化。

三、推进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全域旅游交通。依托现有的高铁和动车线路,增设停靠站点或旅游客运专线,增加淮北与徐州、宿州、商丘等周边热门旅游城市的联通度,缩短游客出行时间。加强域内旅游公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建立“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在通往重点景区的公路上设置充电桩、休息区,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交通工具,如复古蒸汽小火车、水上竹筏等,提升沿途游览体验和乐趣。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推出自驾游、徒步游等多种旅游方式,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市文旅体局联合市交通局、市交投集团开通四条免费旅游公交专线,覆盖全市主要文旅资源,途径串联20余个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为市民游客出游提供便利。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建设旅游风景道、骑行专线、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合理配置停车资源,改造开放地下空间,增设道路停车泊位,鼓励企事业单位向游客提供临时停车服务。指导景区在建设景区道路、指示标牌、旅游厕所过程中,注重与景区文化、周边景观有机融合,彰显文化元素,提升景区品质内涵。指导明清石榴园隐庐民宿、古睢书院民宿在打造过程中融入石榴文化、民俗文化,丰富游客体验。完善星级酒店、商场超市、乡村民宿等功能设施,将品质服务、文化元素融入餐厅、客房等产品中,用心用情提升接待能力,让游客吃得安心、住得舒心、买得放心、玩得开心。

四、扩大宣传营销,擦亮金字招牌

建立“政府+景区+旅行社+媒体”整体联动营销机制,加强与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招募网络大V进行推广,提升淮北文商旅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开展“万人游淮北”活动,组织河南、江苏、山东等地游客来淮赏美景、尝美食、购特产、体民俗,带动乡村旅游消费。创新发展文商旅跨部门协同机制,构建新闻宣传、会展赛事、旅游推介、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营销体系。依托食博会、音乐节、骑行赛、石榴节、葡萄节等重大节会活动,在高铁站等重点场所和中央、省级媒体投放宣传广告,更大范围地聚人气、增流量。同时,我们有手绘旅游地图、“悦淮北”攻略、烟美相城美食手册等,展示淮北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先后举办黄里杏花节、小李家红色旅游季、石榴文化旅游节、段园葡萄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30余场,吸引游客150余万人次,拉动消费7000余万元。

五、加强监管,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淮北市文旅局严抓市场安全、牢抓技能提升、稳抓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文旅市场执法监管,持续优化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2024年共出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8859人次,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执法检查 4413家次,查办案件43起,其中办理轻微免罚案件9起。同时加强对企指导,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强化监管平台应用。加强对旅游企业统计工作的指导,不断提升报表报送时效和质量,按时完成星级饭店月报、季报、年报,旅行社季报、年报数据报送,完成率达100%。指导4家新成立旅行社上传基础资料,及时完善信息。二是做好导游资格证发放工作。认真做好验证对比,按照《2023年淮北市导游证合格人员花名册》顺序,及时发放至个人并做好核证材料的归档留存。加大申领电子导游证审批力度,组织旅行社、导游协会做好注册信息,劳动合同信息的核实确认工作,助力导游申办电子导游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