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关于淮北市第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JY14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8-12 10:43 字号:

周祥敏代表: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的建议案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指出了我市当前发展乡村农文旅的优势,并给出了加强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等合理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当前实际。现就建议答复如下:

加强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方面。20246月,启动淮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行动;20249月,组织开展淮北市旅游资源普查,系统梳理全市文物、文旅资源状况,统筹推动文物、文旅资源保护利用。先后制定出台《淮北市旅游促进条例》《淮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若干举措》等文件,对各阶段发展目标任务细化量化,有力推进了文商旅产业加快发展。引导民宿创新业态,开展差异化经营,打造一批能够凸显淮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品民宿品牌。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发掘以古琴、雕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研学线路。办好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石雕艺术节等展会活动,打造若干雕塑、书画、古琴研习基地。组织开展全市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提升研学旅游指导师综合素质,指导市级研学旅游基地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培育一批市级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推动研学旅游健康发展。指导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乡村建设一批旅游民宿,推进旅游民宿标准化建设、差异化打造,突出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省级精品主题村5个、省级特色美食村5个,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濉溪古城吸纳老义兴银楼、老德兴银饰、淮北香包布艺、韩式剪纸、淮三宝红糖、老街酒坊、淮北泥塑等非遗产品入驻,以非遗技艺提升景区内涵,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隋唐运河古镇先后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省级精品主题村5个、省级特色美食村5个,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深入挖掘汉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元素,设计具有淮北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使更多游客“看得中、买得起、带得走、送得出”。鼓励泥塑、剪纸、绫刻画等非遗传承人,与知名设计师、文化创意工作室跨界合作,运用3D打印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出联名文创产品,提升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和互动体验。对口子窖、棒棒茶、软籽石榴等工农业特色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融入地域文化、故事,丰富产品内涵和精神营养,实现工农业产品向旅游商品、文创纪念品转化。以城市文化为主题,开发设计具有淮北特色城市IP的文创产品,吸引大量群众体验城市文化的同时,提升淮北文创产品的营销。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构建文商旅融合发展新机制,积极推进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使各板块之间错位发展、形成互补、各具特色。推动文商旅产业基础资源、生产要素、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效融合及理念、载体、市场的共享融通,让文化有活力、旅游显魅力、消费增动力。鼓励和支持本地艺术团体与国内外知名编导、演员合作,结合淮北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创作《嵇康绝响》《高山流水》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舞台剧、音乐剧、实景演出,利用高科技舞美手段,再现历史场景,提升观演体验。通过设置“运河船工的一天”“相山秘境探险”等互动剧目,打造淮北历史文化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馆(区),让游客在“娱”中感受文化魅力。成立淮北文旅新媒体创意工作室,招募18名网络大V,以涂鸦桥乐队、淮北美食为主题,发布短视频500余条,单条短视频浏览破千万,最高点赞40余万,全面展示了淮北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美食特色,提升了淮北文商旅宣传热度与声量。

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快高层次文商旅人才引进,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团队。选派一批干部到文商旅融合发展好的地区(单位)挂职跟班学习、锻炼。推进文商旅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合作,建设具有合作开放意识、创新能力较强的精干产业队伍,为推进文商旅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行动,优选推荐41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纳入省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着力构建乡村旅游人才支撑体系,为乡村旅游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

完善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突出文商旅融合空间提质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服务功能,以高质量服务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不断增强广大游客的体验感、满足感、安全感。不断加大对旅游公共交通投入,增加对综合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交车辆更新投入,持续优化城乡公交线网,加快重点景区之间公路升级改造,打通旅游精品线路各节点间的快速连接和高效循环。市县区文旅、交管部门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做好旅游景点道路畅通、标识标牌、应急救援、游客信息服务等工作,用“花式宠粉”的态度让游客感受淮北人民的“温度”。优化景区功能服务,积极建设旅游风景道、骑行专线、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