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关于淮北市第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JY14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8-12 10:45 字号:

尊敬的郜溯之代表: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宝贵建议。您提出的五点建议系统全面、切实可行,与我局当前推进的全民健身建设方向高度契合。现就建议内容回复如下:

一、不断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设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稳步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各级各类公众体育设施体系持续完善,初步形成“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健身设施网络,累计完成600多个健身点器材维修改造,新增百姓健身房15个、体育(口袋)公园27个,规范标注健身步道80余公里,全市步道总里程达500公里。市体育中心、濉溪县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场馆实现常态化开放。

2025年度计划新建3个口袋公园,8个国球两进,3个和美乡村示范点,24公里健身步道,现已初步完成建设选址工作。摸排三区一县快乐健身行动设施建设损坏情况,启动健身器材采购及维修招标工作。

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精彩纷呈

优化赛事发展环境,丰富赛事举办种类,聚焦高规格筹办赛事、高水平竞技体验、高品质服务保障与高热度全民参与。举办中国广场舞大赛(安徽▪淮北站)、全国U系列摔跤锦标赛。区域性赛事联动,聚焦长三角一体化,举办了“如踏”杯门球邀请赛、长三角·淮海经济区田径公开赛、全国城市精英重机巡游·淮北站等区域级赛事。培育市级赛事品牌,举办元旦长跑暨健身健步走活动,“迎新春 庆元旦”羽毛球、登高、游泳等系列赛事,淮北市“双拥杯”军民联欢篮球赛等市级赛事活动。初步构建国家级区域性省级自主品牌市级群众和青少年赛事等特色鲜明、互动互联的赛事体系,形成了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人人可参与的全民健身氛围。

下半年计划举办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赛、淮北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群众部项目赛事、淮北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淮BA”、淮北市龙舟公开赛等赛事活动。

三、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

不断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截至目前,我市共成立登记体育社会组织112家,其中市级体育社会组织64家,县区体育社会组织48家。今年计划成立市门球协会、市射击协会、市台球协会等,不断增加体育社会组织多样性。各协会积极开展贴近群众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各类活动,为城乡居民提供参与健身的平台,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加强社区、行政村等基层体育组织的扶持力度,推进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全民健身引领作用,通过帮助群众了解自身体质,合理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更精准地开展全民健身指导。同时加强运动项目推广普及,组织广场舞、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八段锦、武术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帮助社区群众掌握1-2项运动技能。

四、科学健身指导深入基层

加强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摔跤、田径等项目培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壮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省体科所组织的国民体质监测培训,配合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定期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监测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为群众免费提供体质测定和健身技能指导等志愿服务。

五、下一步计划

1. 加强体育公园和百姓健身房建设,统筹推进健走步道、登山步道和骑行道三类健身步道的新建、改造和升级,逐步建立覆盖全域的步道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2. 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在毛泽东同志题词纪念日、全民健身日、世界健身气功日、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示范性群众体育活动,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3. 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社区培训三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举办社区运动会、技能培训等方式,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发挥科学健身指导中心作用,为群众提供体质测定、运动处方和健身指导。

4. 加强体育设施开放。推动市体育中心、县区公共体育场馆及附属空间能开尽开,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开放可用于健身的空间,对已完成“一场两门”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的学校,推进向社会开放。

5. 健身积分制可调动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我们将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结合淮北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试点并推广。

再次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